台中的有本生活坊,參考國外照顧咖啡館的概念,在社區開了窗明几淨的咖啡館,透過開放式的空間,為民眾提供長照諮詢,以及各種自費或公費的服務。屏東的第一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,則是透過共勞共享的合作社模式,讓合作社成員的居服員享有全台最高的時薪,也達成在地人照顧在地人的理想。節目最後則是來到食二糧教育基地,這是完全源自民間的力量,希望為蛋雞的動物福利、雞蛋的食品安全、以及長者們的銀髮生活創造多贏。
你對老年生活有何想像?靜宜大學社工系教授紀金山認為,理想的老年生活是,住在便利的環境中,家門外有大山大海之景可以遠眺、走出房門便是花草圍繞;平日生活,可隨個人喜好選擇工作和上課;閒來無事就到公寓一樓的咖啡廳坐坐、與鄰居閒話家常;若覺得生活上或身體上有任何不適,可以直接在咖啡廳向服務人員諮詢;偶爾,還能拿著薪水出門旅遊。
簡言之,對生活的一切保有自主及自由、並時時擁有學習及工作的可能,是紀金山對老年生活最大的期待。
顯然老後若想住到山清水秀的新北市偏鄉,就要懂得善用當地衛生所的整合照顧資源。除了上述的整合照顧服務模式外,台中市的生活照顧館、還有宜蘭與長照連結的維揚診所,也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它們的外觀乍看像是一間間的咖啡館、茶館、食堂,其實同一個場域,卻結合了多種長照資源。
台灣快速步入高齡化,照顧人力缺口很大,社會的普遍看法是很多人覺得年輕人不願意投入,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,只要有對的環境和養成教育,其實年輕人是很願意投入的。他們看到問題,願意自己動手解決,就如照服員劉松銓說的,他「在別人的需要上,看到自己的責任」。
獨立特派員要將鏡頭轉到台中,來看看一個主動出擊,將長照結合咖啡館,並以具有生活美學的開放空間,為社區提供「看得到、找得到、用得到」的照顧服務,也意外吸引很多年輕人投入。
如何解決長期照顧問題,以高效率著稱的傳統的營利部門顯然無意於此,而以慈善為本的非營利組織常常面臨資金不足難以維持的困境,如果只是一味依靠政府,問題的解決是有限和緩慢的。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也許就是社區轉角的一家咖啡店,就給予了我們對長期照顧的新想像。
位於逢甲商圈巷弄裡的「有本生活坊」,是首間創新嘗試,創辦人為靜宜大學社工系老師紀金山,他笑稱自己是「行動社會學家」,希望透過社會設計,讓快速步入高齡社會的台灣,找到各種共好的可能。
已運作一年多的台中「有本生活坊」咖啡館,更已做到一站式連結長照服務,能量強大。 在有本生活坊,能幹的年輕照服員本身就是店員,她們會煮咖啡、做家事、媒合外籍看護、購買輔具等,舉凡照顧者需要的長照服務,都可在此一站取得。
迎接高齡化社會,台中市政府配合中央政府長照2.0政策,「以人為中心」出發,全力推動「托老一條龍」,整合社區、居家、機構等資源,積極佈建長照ABC據點,至107 年6 月底止共佈建情形45個A級據點,369個B級據點、179個C級據點,全國最多,包括全國首創照顧生活館、首創陪出院接軌跨專業服務,打造台中成為高齡友善的宜居城市。
立意良善的長照2.0,上路後卻跌跌撞撞,需要的民眾申請不到,申請到的民眾自付額不減反增,今年三月更傳出各縣市政府的長照預算執行不完而退回中央,究其原因,不是民眾不需要,而是市場的餅畫大了,照服員卻嚴重不足,長照2.0在執行過程究竟遇到了哪些問題?
放眼台灣過去這一年多長照在各地方的執行,算以台中市政府走出自己的一條路,面對全台灣長照同樣是「缺人」的窘境下,台中市卻能在今年預計居家服務單位由14家增至第56家,快速成長達三倍,居服員也從700人倍增到1,400人,更全國首創照顧生活館,今年將拓展至30館,正吻合「福利地方主義」策略。
社會企業「有本生活坊」與海線在地的福氣社區關懷協會攜手合作,共同推出三個聯名合作店,設立一站式的整合服務平台,提供長輩居家生活服務。而為了推動各地加盟輔導服務,企業特別選在人口聚居相對分散的梧棲區設立總部,16號下午舉辦聯合開幕活動,透過與在地社福團體合作,讓失能長者可以有更完善的照顧。
社會企業「有本生活坊」與「台灣福氣社區關懷協會」攜手合作,共同在梧棲、沙鹿、清水推出三家「照顧生活館」,提供物理治療、失能長者學習、複合咖啡館等「一站式」長照服務平台。副市長林依瑩今(16)日出席開幕儀式,期待三家「照顧生活館」能夠服務偏鄉長者
台中市政府近年來積極和社福團體合作,陸續成立社區咖啡館,不僅結合餐飲、居家護理以及生活輔具等資源,現場還有專業社工提供長照諮詢服務,而這天福氣社區關懷協會,也特別選在梧棲,開設有本生活坊,希望透過長照資源進駐,提供給海線居民一個完善的照護服務
「我們提供優秀照服員升遷制度,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長照行列。」有本生活坊(有本)21日參加「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」時表示,希望尋求更多長照業者加入產業照顧聯盟。
開業至今,有本生活坊的經營模式逐漸成形,不但吸引各縣市單位爭相合作,更有近六十個民間團體搶著「加盟」,「政策解決不了的長照需求,就讓社會、社區來做,」紀金山說,希望將有本拓展到全台各地,「預計兩年後全台開兩百家。」有本的合作單位包括靜宜大學、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、安訴醫療、家總等機構,且仍然持續增加,近期更獲得政府補助,為兩年兩百家的目標再打上一劑強心針。
坐落在台中西屯區某社區大樓1樓店面的「有本生活坊」,不只有「家總」這個合作夥伴,若長照家庭有長照輔具、居家護理、外籍看護仲介等需求,也都可以直接在這裡諮詢、申請。店內也不時舉辦講座、分享會,將照顧者齊聚一堂,讓現場的居服員針對他們遇到的照顧問題給予建議。
有本生活坊創辦人紀金山表示,台灣步入高齡社會,有本生活坊的目標就是整合複雜的照顧服務系統,創造更高效率的服務平台,讓長照看得到、找得到、用得到。
關心地方長照問題,行政院長賴清德參訪台中市有本生活坊,並與長輩互動,認為台中的長照相當完善,還融入社會企業的精神,提供方便的照顧體系 讓社會相信長照2.0可以成為產業 。
【記者鄧玫玲/台中報導】副總統陳建仁7月4日在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、立委張廖萬堅及台中市議員陳淑華等人陪同下,參訪有本生活坊,與當地鄰、里長交換對長照政策的意見,並肯定台中社區照顧咖啡館是一個創新的方向,能夠因地制宜,用更好的方式讓老人得到關懷與照顧。
〔記者蔡淑媛/台中報導〕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參觀西屯一家社區照顧咖啡館「有本生活坊」,以創新社會企業提供老人長照的諮詢與媒介,表示這是能因地制宜,設計老人用得到、找得到、方便的照顧體系,發展多元化的長照2.0。
1. 【造訪特色照顧咖啡館】台中‧有本生活坊:推廣長照、社區照顧 (自由時報2018-04-15)
2. 誰說年輕人不做長照?從換尿管到聽照顧者吐苦水,這家咖啡館全包 (天下雜誌2018-03-28)
3. 長照出新招賴揆也說讚!咖啡館實踐社區照護有創意(新頭殼2018-02-10)
4. 台中「有本生活坊」咖啡 成為長照新典範(美麗日報2018-02.12)
5. 台中長照經驗 賴神:讓社會相信長照可以成為產業 (聯合新聞網2018-02-10)
6. 「有本生活坊」 長照服務新模式(青年日報2018-02-10)
7. 參訪台中社區長照咖啡館 賴揆:各縣市問題政院都會盤點解決(自由時報2018-02-10)
8. 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 賴清德使力推長照(新頭殼2018-02-10)
9. 綠川整治完成 賴揆:化腐朽為神奇(聯合新聞網2018-02-10)
10. 喝完咖啡 長照資源就到你家(聯合新聞網2017-12-05)
11. 副總統參訪有本生活坊 稱讚長照有創意(中央社2017-07-04)
12. 參訪社企型態照顧咖啡館 副總統肯定推動社區照顧的創新(總統府新聞2017-07-04)
13. 參訪「有本生活坊」 陳建仁:整合長照、貼近社區長者需求(台灣好2017-07-04)
14. 參訪有本生活坊 陳建仁讚長照有創意(中時電子報2017-07-04)
15. 《台中第一家照顧咖啡館-有本生活坊》(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17)
16. 副總統參訪有本生活坊 稱讚長照有創意(聯合新聞網2017-07-04)
17. 你來過「有本生活坊」了嗎?貼心銀髮族、關懷照顧者的整合型咖啡館(愛、長照2017-05-26)
18. 有本社會企業 長照最前端(中時電子報2017-04-30)
19. 迎接高齡化 全齡宅概念興起(自由時報2017-04-29)
20. 台中首見! 為銀髮族而生的咖啡館(蘋果日報2017-04-22)
21. 照顧者,來杯溫暖入心的咖啡吧!(康健雜誌229期)